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猛虎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与皇帝

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与皇帝

    大燕国枢密使狄咏,看着皇帝陛下麻牛,一时之间还没有组织好语言。

    麻牛接着又问:狄相,到底怎么了?

    我把裹挟的甲胄弓弩,又如何打仗?狄咏一语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他宋人当真要来攻我?麻牛厉声问道,兴许他心中多少还有一些侥幸,人总是要讲点道理的,我帮了你,你还来打我,这就没有道理了。

    飞鸟已尽,良弓当藏,我语出真心,便是希望陛下能审时度势,我大哥是不可能不取滦州的,若是没有滦州,燕山山脉的防线就有了东边的缺口,我大哥又岂能安睡?

    朕几十万大军,还守不住一个榆关?辽人不可能从榆关进得来!麻牛信誓旦旦。

    陛下,言语说尽,终究无用吗?狄咏语重心长。

    兵器没有可以造,甲胄没有也可以造,没人种地,农忙的时候朕让军汉们回家干活就是,朕带着弟兄们提着头打下的地盘,就合该弟兄们享福,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你是想要我把弟兄们用命打下来的地盘拱手送人?这岂能说得过去,就算朕答应了,弟兄们也不会答应。

    麻牛这是铁了心了,兴许这段时间当皇帝的感觉实在太好,权柄在握,将士无数,宫女太监不说,还纳了好几房妃子,进出皆是口称万岁之人。抢了钱也抢了地,正是分封功臣的时候,暂时也没有什么国事来烦扰麻牛。

    这样的皇帝当起来,除了舒爽快意,就是享福享受。去年还是底层连粮食都买不起的泥腿汉,今年就过上了这样的日子,谁又能舍得?

    狄咏依旧语重心长:陛下可想过万一我大哥真的带兵来打,如何应对?

    辽人十万大军也攻不下这滦州城,朕就站在城头上,且看又有多少人来打!麻牛很有信心,一边说话,手臂还一边在空中挥舞,尽显王者风范。

    唉狄咏扬头,长叹一声,说了一句实话:不是辽人攻不下滦州城,只是辽人急着要走,若是昔日辽人不走,围而猛攻,只需要十天半个月,城池必破。

    狄咏,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来乱朕心思,朕有大军二十万,岂能守不住城池?你与朕,终究不是一条心,你走吧!麻牛来气了。

    真要开战,徒增杀孽,徒耗了人命罢了,陛下有仁心,何必如此执迷?狄咏这算是口舌都说干了。

    徒增杀孽也不是朕的过错,你休要再说,你若再不走,朕便把你当敌人擒了。麻牛说着话语,人还往后退了两步,他知道狄咏武艺了得,但是他也不怕,只要后退两步拉开距离,左右不远还有护卫甲士,狄咏就算再了得,打得过十个人也打不过一百个人。

    狄咏摇着头,终于不再多言了,转头往城池阶梯而下。但是他心中还是没有想过要走,而是准备进城里再去找一些昔日与他关系比较好的人,他还是不想看到开战之事,辽人才是大敌,不论是城内之人还是甘奇麾下的将士,都不该损耗在这里,而是应该把命拿去与辽人拼。

    麻牛见得狄咏下了城,立马叫来左右:去跟着他,把他所有见过的人,做过的事情,都来与朕禀报清楚。

    对狄咏动手,麻牛其实还是有些顾忌的,在军中,狄咏的威望甚高,而且这城下还有许多刚刚随着狄咏回来的汉子,真要此时忽然动手,必然乱成一团麻,麻牛似乎也还顾忌着人心之事,一旦此时内乱,动手打成一团,大好局面难保。

    麻牛对狄咏有忌惮。但是麻牛也不怕,因为昔日跟着他的那些心腹兄弟,而今一个个都是领兵大将,真要台面上翻脸,麻牛自信支持自己的人更多。

    只是麻牛这么一个安排,左右之人皆是一脸疑惑。

    陛下是吩咐小的去盯着狄相吗?

    麻牛眉目一瞪,说道:难道不行吗?

    是是是,小人遵旨!

    狄咏进城了,该见谁见谁,该说什么话还得说什么话。这不是狄咏不怕危险,而是他知道,就算说不通麻牛,他也要说通一些人,就算谁也说不通,狄咏也要给这滦州城制造一些乱子,埋下一些伏笔。

    因为来日,狄咏终究还是要跟着甘奇来打这座滦州城,此时不把滦州城的水搅浑,来日就得多死一些人。

    甘奇正在忙着接管关口,最重要的古北口,甘奇亲自到了,亲自安排加固关防的事情,古北口作为军事要地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自从契丹得燕云一来,这里就只是一处道路路口而已,但是昔日的城关依旧还在。

    甘奇要趁着辽国大军还没有来之前,把这里的门换成新的,把城关之外挖出深沟,把城头的垛口都重新修复,把瓮城重新弄好。也还要在关口之外修葺出一些住房供守军住宿,伐木运石的准备工作都要先做。

    这些工程,是所有关口都得干的,以最快的速度办好。

    下一战,辽国必然举国之力而来,这里将是人间炼狱。

    甘奇忙碌非常,燕云各地也忙着改朝换代。

    曾孝宽快马加鞭飞奔汴梁城,七八日时间,他就带着这个大消息奔到了汴梁,若不是他刚刚学会骑马,这个速度还能更快。

    曾孝宽这一辈子应该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头,但是他这一路痛并快乐着,只为把甘奇大捷的消息赶紧传到汴梁去。

    紧赶慢赶,终于让他赶到了汴梁城,一进城,一时之间他还有些迷茫了片刻,不知道该先把这个消息先报给谁,先报到哪个衙门去。

    索性他一激动,下了个决定,也不去什么政事堂枢密院了,也不回家见老爹,直奔皇宫而去,到得皇宫之外便是大喊:快禀报陛下,审官院曾孝宽有紧急军情求见!

    左右守门军汉愣了愣。

    还愣着干什么?北方军情,刻不容缓,快去禀报!

    曾可是曾相之子?

    真是我,快去禀报!

    这就去这就去,稍后稍后。军汉飞奔入内,先找太监,太监在飞奔进宫禀报。

    等得一刻,曾孝宽才入得皇宫,奔到御书房见皇帝。

    皇帝不等曾孝宽什么礼节,已然就等在门口,见得曾孝宽竟然直接拉住了曾孝宽手臂,就问:什么军情,什么军情,快说快说!

    曾孝宽一路是跑着进来的,哪怕太监提醒他宫内不得奔跑,他也不管,带着几个太监一路飞奔而来。此时气喘吁吁,大喊道:大捷,大捷啊,陛下,甘先生大捷。

    什么大捷,你好好说,说清楚!

    陛下,大捷,天大的大捷,甘先生把燕京城给打下来了,把辽国皇帝打得连夜逃窜,更在延芳淀伏击火烧辽国十万大军,如今如今,燕云十六州,尽在甘先生掌控!曾孝宽说得是上气不接下气,自己还说得激动不已。

    什么?你说什么?赵曙傻了,觉得自己听错了,肯定听错了。

    陛下,甘先生以两万五千人马,先败驸马萧德让,再败耶律仁先十万大军于燕京城东,夺取了燕云十六州,把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赶得连夜逃遁!燕云十六州,归宋了!历代先祖遗愿,达成了!我大宋,终于一统天下!曾孝宽努力平复着呼吸,认认真真说道。

    胡说!你这是在哪里道听途说的?昔日太宗皇帝起三路大军,几十万之众也功败垂成,甘奇凭借两万五千人岂能夺得燕云十六州?这是皇帝赵曙真正的下意识反应。

    陛下,微臣万万不敢欺君啊,微臣亲自去了燕京城,在燕京城的辽国皇宫前见到了甘先生,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千真万确,千真万确!

    这赵曙陡然转过身去了,深吸一口气,再转了过来:这,千真万确?

    千真万确!曾孝宽板着表情,严肃点头。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赵曙问了几句,又激动道:道坚,道坚,道坚你可真是

    赵曙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道坚你可真是吓死朕了,吓死朕了,燕云十六州归宋了!哈哈朕,朕登基二载,朕二载,取燕云十六州哈哈

    赵曙竟然在御书房里打起了转,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忽然只见他走到御案之前,抬手大力一拂,把一桌子的奏折笔墨纸砚书籍挥得满地都是,然后忽然笑意一止,又问:你当真去了燕京,在燕京城的皇宫见到了甘奇?

    曾孝宽努力做出一副能让人信任的表情,再次点点头:微臣拿项上人头保证微臣话语句句属实。

    赵曙此时好像才真正接受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再次又开口:甘道坚,千年一遇之才也,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上天眷顾,上天眷顾朕

    曾孝宽看着高兴得有些异常的皇帝,脸上堆满了笑,便知道自己这七八天赶路受的苦,都值得了。

    皇帝赵曙又转过头来:你你你,曾孝宽,你,速去速去皇城上敲钟,招文武百官来上朝,快去敲钟!

    微臣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