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在线阅读 -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第72节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第72节

    王悦都来家里了,沈冰月向她请教了一下怎么简单的记账,因为香菇大棚的一点账目,沈冰月都快弄不到一起了。

    王悦对着沈冰月记得老婆帐看了两眼,就画了个表格,给规整好了。

    沈冰月竖了个大拇指:“绝对是专业的,我这个业余的和你比不了。”

    被王悦鄙视了:“就这水平都敢说业余水平啊!这就是老婆子记账的标准,以后你要是干大事业了,找我给你做账,给我点跑路费就行。”

    瞅瞅,这个时候就有给别人代账挣钱的想法了,不错,有前途。

    沈冰月不置可否:“你真看得起我,那行,等我干出一番事业,会计这块都交给你。”

    三个人嘻嘻哈哈地聊聊,崔雨珍和王悦也就告辞了去。

    封国栋今天也休息,见三个孩子都去睡觉了,想带着沈冰月去看看鱼塘:“我带你去参观去,水塘里的鱼活蹦乱跳的,我每次过去都不想走。”

    沈冰月在家里吸奶后,又从空间拿出奶放到奶瓶中交给封妈,坐在封国栋的自行车后,跟着封国栋去看看。

    路上封国栋絮絮叨叨地讲着鱼塘有多好,有多少条活蹦乱跳的鱼,沈冰月的脑海里浮现出大型养鱼场的盛况。

    到了地方后和脑海中的大型养鱼场还是不沾边的,小鱼塘总共有八个池子,大约占地不到4亩,。

    鱼塘在黄河的支流附近,背靠山脉,这种选址还是不错的。

    一个177个子的胖子接待了两人。

    见了封国栋就亲热地笑道:“封店长,怎么周天还来呢,我们肯定给国营饭店每天留十来条鱼,不用你天天跑过来。”

    封国栋揉了揉眉心,和胖子打招呼:“今天可不是为了公事来得,我带媳妇过来参观参观你们的渔场。”

    胖子于是很热情地带着两人参观了鱼塘。

    鱼塘正在捞鱼,要送到市里的几个老客户那里,封国栋见打捞出来的鱼活蹦乱跳,深邃的眼眸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沈冰月见了如此喜行于色的封国栋,想起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那种欣喜若狂的神情。

    封国栋用手捞出了桶里一条六七斤的草鱼,草鱼在他的手里扑腾着,最终挣脱,蹦到了地上,扑腾着又重新掉回了鱼塘里。

    胖子见状,眯眼笑道:“看来,这条鱼还想多欢腾几天呢!”

    参观了一圈,也见到鱼塘里浮在水面上的几条死鱼。

    胖子看到了,吆喝着人把死鱼打捞上来处理掉。

    封国栋最近已经见过几次了,蹙眉问道:“咋总是有几条死鱼浮在水面上呢?”

    胖子很健谈,连同怎么建设渔场一起,介绍了一番。

    25岁的胖子叫段志杰,但渔场的都叫他胖子,是小时候的小名,是个退伍的排长,放弃了安置工作的机会,回乡后就跟村大队商量开办养鱼场,村生产大队不同意,认为风险太大。

    他自己又做小队长的工作,小队长也不愿意冒风险,最后段世杰一个人挨家挨户跑,做通了小队40户人家其中30户的工作,最后按三十户人家出资的多少,有了收成后按出资额多少分配收益。按村小队的集体项目上马。

    当然,有家户出得多有得出得少,段世杰把退伍回来的钱加上东借西借的总共2500块钱都投入了这小鱼塘里,加上30户人家凑得1000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建设的,陆陆续续又有投入,胖子就挨家挨户化缘,继续拉资金,好在这里是市区郊外,已经通电了,一般的设施也好置办。

    段世杰坐在鱼塘边,紧锁着眉头道:“也不瞒你们,其实干了三年了,今年才开始有点收成,草鱼要养好几年呢,现在的个头还不算大,但必须先卖一部分了,钱再不回笼点就撑不住了。

    我从京都郊区找了个懂行的农户过来搞技术的,也给了一部分钱的,人家懂技术嘛,不过养的就不如京都那边的鱼塘养得好,老有死鱼,最近越来越多了,我就有点发愁。最近可不是我不想给你们国营饭店送多点鱼,实在是到斤数的鱼不多。”

    沈冰月就插了句嘴:“能挣钱吗?”

    胖子苦哈哈的,更发愁了:“要是养好了肯定是能挣大钱的,主要我们小队就是小打小闹,我的钱占大头,要挣了我肯定能拿大头啊,但要是再像现在一样,死鱼一天比一天多就不行了,也不知道出什么问题了。

    京都请来得农户也过来看了,说养鱼就是这样,有时候不知道为啥鱼就都死了,他们那也发生过这事,我得不算最坏的,建议我最近多卖点,哪怕鱼还小着,能换点钱换点钱。

    我一听更吓人了,最近处理一批,卖了先把大家凑出来的一千多块钱给人家,要是有得挣,大家伙分分。”

    封国栋爱吃鱼,并不等于会养鱼,外行看热闹嘛,总是觉得这里养得鱼真喜人。

    这下听了也郁闷了:“看着倒是挺好的,那鱼也大,比野生的大嘛!听意思是不想干了?别介啊,我瞧着挺好的,再坚持坚持,不行我给你借点钱!”

    河里的鱼抓到啥是啥,谁还管是不是长到最合适卖的时候了。

    胖子很爽快:“就冲着老弟这句话,咱这朋友就能交。”

    沈冰月也就提起了省城农学院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应该是有科学的养殖技术的。

    胖子一听,还有这专业,连忙巴结着沈冰月:“妹子,要不你给联系一下,请个专业的过来给俺们鱼塘瞧瞧,省城离咱这里不远,把人请过来,咱出费用给人家。”

    沈冰月在胖子和封国栋的期盼下答应下来。

    胖子怕沈冰月后悔似的,非要跟着一起去市里发电报去,感觉想把专家明天就请来似的。

    沈冰月也能理解,奋斗了三年了,死鱼一天比一天多谁能放心呢!

    沈冰月给何教授发了电报,何教授还是很给面子的,拉了水产养殖专业的教授第三天就坐火车来了清平乡公社。

    何教授一来拉着这位教授去看看自己牵头的食用菌厂、草莓园、葡萄园和沈家庄的农业研发基地。

    50多岁的王教授一脸羡慕:“你带出了赵运达这个好学生啊,和本地的有为青年一起,这两年,在草莓、葡萄、食用菌的新技术研发上那在咱学院可是出尽了风头,全国的奖项都被你拿到手了,职称是越来越高,咱俩两年就差开了档次了。”

    何教授作为牵头教授,手下的学生出成绩,就是何教授出成绩,要知道这种科研项目资金都是学院的教授为首要负责人,牵头申请的,有成绩,自然何教授就是头功了。

    何教授也就对赵运达和沈冰月的事更加上心,这次一听沈冰月请求自己帮忙找个养鱼的技术,很是热心的牵线搭桥。

    封国栋专门请假,带着几人去了胖子养的渔场。

    王教授看了情况后,立马指出了问题所在,并答应派人过来跟一周时间,提供技术指导,尽量为鱼塘挽回些损失。

    胖子连忙照着教授的意思先进行整改。

    王教授也回答了沈冰月的问题:“鲈鱼需要的水质条件更为精细,要通电的情况下,还要配发电设备,防止突然停电带来的损失,不过你说得对,鲈鱼就更贵,而且周期短,半年就能见成效呢!

    全国现在人工养殖鲈鱼的都非常少见,技术有是有的,处于边实践边改善的阶段。小沈同志,何教授都快把你夸到天上去了,他老想招你到他的门下上大学呢!

    不过你想养鱼,他可不在行,你别看他在学院现在是风云人物,主导的科研项目得了两个奖,但养鱼他还得求着我,术业有专攻,水产养殖还是我们专业的主业。”

    沈冰月要来了王教授的联系方式,王教授很给面子,说要什么技术支持包括鱼苗他都可以帮忙,反正何教授会请客作为感谢。

    第137章 为理想还是为了稳定都是需要抉择的

    胖子要给教授钱,教授不要,塞了几条鱼。

    王教授举着鱼,一脸喜气,“这条鱼也算是有见识了,跟着我还能坐火车回去省城,我和何教授一起炖了喝两口小酒,也挺惬意。”

    俩教授搭乘当天晚上的火车回省城,明天还有课。

    第二天,一个农学院的年轻老师带着两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住在这里,和胖子一起做补救工作。

    一个星期后,胖子亲自带了两条7斤的草鱼找到国营饭店上班的封国栋,非要跟着回家,亲自谢谢沈冰月。

    封国栋问道:“真有效果?”

    胖子猛点头,“那可不是,还是有学问好,我还想着这么年轻的老师,怎么看着没有王教授那么靠谱,他是王教授的学生,留校当老师了,谁知道,才26岁,真是牛逼,就一个星期的功夫,就控制住了。我特地留了联系方式,回头万一再有啥麻烦事,能立马和人家联系上。”

    胖子非要跟着封国栋回去,封国栋上午就早走了一会,晌午前回到家,用胖子带来的鱼,做了一大碗拿手的酸菜鱼。

    晌午胖子留下来吃饭,当着封家人的面吹嘘了一番,信誓旦旦地发誓要扩大养鱼场的规模,要是养得好当然是能挣大钱的。

    胖子自耀道:“省城农学院的老师跟我说,其实草鱼京都附近养得还是不错的,他去参观过好几次,而且现在有农学院的技术支持,如果效益好,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的。

    要走规模效应嘛!而且鱼塘可以分几类鱼种投放,主要养草鱼,可以搭配鲢鱼和鲤鱼养,鱼在水域里生活的空间是有差异的,混养可以有效利用空间、降低成本,从来经济效益会大幅提高。”

    封妈从封国栋的口中听过胖子,知道他从部队回来没有接受分配好的工作,就有些迷惑:“咋连正式工作都不要了,要带领大家养鱼了?”

    其中的艰辛胖子是有心路历程的,但胖子不在意什么正式工作,坦言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说在部队待了六年,回来要是继续上班,每天定点定时,太拘束,想自由点,刚好在部队的时候就是在京都附近当兵,知道有养鱼的,就回家也跟着试试。

    胖子边吃酸菜鱼边夸:“封店长,这鱼做得真是好吃、地道,比我在部队吃到得好得多了去了,国营饭店的专业水准就是不一样。”

    从这天以后,封国栋在家里话里话外流露出对胖子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

    甚至一次晚上和沈冰月亲热后,搂着媳妇还憧憬了一番:“我最近晌午没事就去鱼塘转转,好家伙,比我前段时间去,胖子更加活泛了,他那小咪咪眼总是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干劲十足。

    我听他说,虽说这是他们小队的集体项目,收成一部分给小队用以分配,剩下的一大部分要按照出资和具体贡献分配的,他偷偷的告诉我,要是顺利的话他拿大头,很挣钱,比我们种植香菇还挣钱。

    你想想,胖子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比上班自由,又能挣钱,小队的人还直夸他,他打算扩大规模呢,小队的现在愿意拿钱的更多了,估计是看最近养鱼养得比以前好了。”

    沈冰月枕在封国栋的臂弯中,柔声道:“那比我带着大家种草莓挣钱多了,那时候我只是比别人多挣了几百块。”

    沈冰月从封国栋的话语中觉察到他对养鱼的一股子心劲,但封国栋却没开口,最大可能顾虑放弃一个稳定的工作,对家庭的影响。

    毕竟在外人看来,封国栋还是很成功的,年纪轻轻,就是市上国营饭店的负责人,工资现在也60多块钱,国营饭店又是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好单位。

    现在他还有三个孩子,媳妇又是个能干的,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打消封国栋心里萌发的对胖子养鱼的向往,继续过着平淡的上班生活。

    封爸封妈首先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封国栋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但话里话外仍旧很羡慕胖子,甚至发展到每天晌午一下班就跑到鱼塘,帮胖子免费干活去了。

    本质上,封国栋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也得向现实低头,他的成长经历,是从一个刺头慢慢变得循规蹈矩的,内心其实还是比较叛逆的,这在封国栋死皮赖脸的追求沈冰月的过程中就能看到,他内心对心仪的人和事的向往。

    沈冰月知道,过几年才是单干的好时候,封国栋是以饭店起家的,最有名的菜就是他最拿手的酸菜鱼,算是招牌菜。

    没想到,封国栋原来对养鱼这么痴迷。

    沈冰月最近眼里总是会浮现出他在鱼塘抓鱼时候的兴奋劲。

    这天,沈冰月刚洗完澡,坐在梳妆台前擦头发,封国栋接过来毛巾,帮着擦,又一次提起胖子养得活蹦乱跳的鱼。

    沈冰月笑道:“我们公社前两天开会,公社主任会上说咱们乡经济条件是县里最好的,他最近亲自征求各村生产大队的意见,想从市上直接拉电到乡里,看哪个村大队要是愿意掏钱,也一并规划上报到县里,如果能通电了。”

    沈冰月坐在椅子上,转过身来,拉着封国栋有些粗粝的手,抬眸望着一脸向往的封国栋,“你想养鱼的话,我们也养,我最近联系了王教授,他说他会在技术方面给予我们支持的。”

    封国栋听到沈冰月如此说,半蹲下身子,把大手放在妻子的腿上,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容,低磁地道:“你发现了?”

    沈冰月用小手轻点着封国栋的胸膛,娇声道:“可不是嘛,你看着那条活蹦乱跳的鱼像极了我去县里国营饭店里找你的时候你的眼神,哦,不,比那时候还要欣喜若狂,就是说那条鱼在你眼里其实比我更吸引你。”

    “哈哈”封国栋如深渊般的双眸紧紧锁住妻子,身子微微前倾,去轻吻她花瓣似的红唇,薄而性感的双唇划过她的耳畔,带着一丝慵懒的轻语:“一条小鱼怎么能够跟媳妇比。”

    封国栋一把抱起她,大跨步走向床前,以实际行动证明媳妇最吸引自己……

    封国栋最终决定等通电以后,前期计划好后再最后做决定。

    沈冰月只是说:“计划的周全是最好,封国栋,你不用担心你没工作了我们过不下去,就算我们种植香菇,一年也够我们花销的,我们家全家吃喝一年500块就能过好,就算奢侈些,一千块钱总够吧,所以别担心钱的问题。”

    沈冰月能做得,就是尽量打消封国栋的顾虑,至于封国栋怎么选择,沈冰月不会去干预的,1977年还是太早了些。

    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封国栋喜欢,他要是能早些过上他向往的胖子那般的生活,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对封国栋来说,他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要考虑得更多,毕竟他是个责任心很强的男人,一切都交给他自己抉择吧。

    对于人工养殖鲈鱼,王教授也提醒过沈冰月风险,沈冰月知道封国栋的愿望后,去了趟空间,系统小明听了用机械音说道:“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沈冰月一脸正经得回道:“种水果和食用菌的!”

    系统小明很不忿,质问宿主:“谁告诉你我只会种水果?我是模拟农场空间,你要是想养殖鲈鱼,经济效益还是挺好的,我会把它纳入模拟农场,为你提供技术支持,并二十四小时监控养殖过程,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最大程度助力你的事业,沈冰月,这个可以算作我送你的奖励吗?不是县里的土地规划夏收后就立马扩容了嘛!这算是奖励的话,我就会竭尽全力为你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