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在线阅读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第183节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第183节

    哪知没等再想,却听富海忽然在门口禀报道,“启禀陛下,西北通政史在乾明宫外求见。”

    宇文澜一下回了神。

    哦对,现在还是大白天,他方才是急匆匆从乾明宫赶回来看她的,这会儿只怕又压了一堆事等着他处理了。

    对了,还有那齐国公世子的事呢。

    他只好收回手,咳了咳,与她道,“你好好歇着,朕今晚会早点回来。”

    语罢便起身,大步出了殿门。

    余下燕姝不由挑眉琢磨——

    他早点回来……做什么?

    不会真要跑去问太医吧……

    虽然但是,还是挺有些叫人期待的,咳。

    当然了,眼下时间还早,她又怎么能沉溺于男色,忘了正事呢?

    齐国公府的事,光说给皇帝听当然不够啊!

    毕竟这一家子能写成好几个话本子呢!

    嘿嘿,她这就趁热乎写出来。

    ~~

    正所谓义愤填膺之下,文思愈发泉涌,燕姝统共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两个话本子。

    不过她并没着急发,而是先抱着手稿去了慈安宫。

    啧,齐国公府这么多的瓜,她怎么能不第一时间跟榜一大佬分享呢!

    只不过,等到了地方,没等她拿出手稿,太后倒是先关怀起了她。

    “这两天没见你过来,可是有什么不舒服了?”

    燕姝一愣,正要说话,却听太后一边仔细瞧她,一边在心间叹道,【这丫头两天没过来,莫不是被安齐国公那老头子给气着了?哼,那老头子一日既往的阴险,这个当口上折子立后,简直其心可诛!】

    话音落下,燕姝心间立时涌上一股暖意。

    她就晓得榜一大佬最疼她。

    当然了,有此也可以看出,太后很讨厌齐国公。

    也是,太后才是皇帝的母亲,最有资格替皇帝操心的长辈,齐国公那老头子竟然跳过太后直接上折子,能不讨人嫌么!

    她于是赶紧道,“臣妾谢娘娘关怀,这两日臣妾挺好的,就是一直在写话本子,一时没来给娘娘请安,实在罪过。”

    太后闻言哦了一声,立时来了兴趣,问道,“又写了什么话本子?”

    左右殿里也没旁人,燕姝便直接道,“其实是陛下前两日得了消息,那齐国公世子郭征海于前几年霸占了鹿州右卫百户的林成贤的长女为妾,其后没过两年,又想霸占人家的二闺女,那位林百户不从,急着给二闺女找了婆家,结果齐国公世子便栽赃诬陷,以偷卖粮草的罪名把人家整到了监狱里,如今人家才刚出来,这齐国公世子得知了消息,居然又想故技重施,再度害人。”

    话音落下,却见太后登时皱眉道,“那郭征海都得有五十多了吧,居然还能干下如此荒唐事?”

    燕姝忙点头道,“陛下起初也是十分惊讶,便叫人去查了查,哪知不止此事是真的,顺着此事竟然又发现了他们府里其他的事,更加叫人震惊,臣妾觉得这些事有必要叫世人知道,便写成了两个话本子。”

    太后闻言道,“不过才两日,你就写了两个话本子?千万别累着才是啊。”

    燕姝忙点头,“娘娘放心,臣妾不累的,正好今日也把手稿带来了,要不要念给您听听?”

    这事可是太后最愿意干的,闻言自然颔首道,“难为你都写出来了,自然要听一听。”

    燕姝便应好,立时拿出手稿,给太后念了起来。

    如她所说,她将齐国公府的事写成了两个话本子,第一个乃是以林家父女为主角,展示了一个真心疼爱女儿的父亲,在强权之下顶住压力一心呵护女儿的形象,最后因得明君做主,帮着林家洗清冤屈,惩治了坏人,终于叫父女团聚的故事。

    太后听罢道,“如此看来,那林家实在冤枉,这林百户总比那些利用亲骨肉攀附势力的好多了,确实值得赞颂。但这齐国公世子也欺人太甚了些!拿王法当他家的吗?竟然随意诬陷好人来报复!”

    燕姝忙劝道,“娘娘放心,陛下既然已经叫人去查探,一定会叫恶人得到应有的下场的。”

    太后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还是可怜那林家长女白白受那郭征海的糟蹋!”

    说着又问,“第二个话本子又说的什么?”

    燕姝便道,“第二个话本子讲的是他们郭家内宅的故事。”语罢便又为太后念了起来。

    相较于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情节可谓复杂又多,从那齐国公世子夫人魏氏在闺阁中陷害堂姐开始,再到其嫁入齐国公府后,仗着主母的身份残害妾室,可谓将她的罪行揭露得一清二楚。

    而太后听了,自然连连生气摇头道,“平日见那妇人一副端庄大度的模样,没想到居然是如此心肠恶毒之人?怪道当初京城好端端的忽然都传起她堂姐是麻子脸,原来竟是她在背后做鬼!说起来,也幸亏她堂姐当初没嫁到这齐国公府,这魏氏跟郭征海两口子真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燕姝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这两口子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可惜他府里那些被强行霸占来的女子们了。”

    太后也叹了口气,道,“这样的爹娘,能教出什么好孩子来?”

    【哼,那老头子还有脸上书选后!别人倒了八辈子血霉才跟他们做亲家!】

    燕姝默默听在耳中,又默默在心间点头如捣蒜。

    不愧是她的榜一大佬,吐槽都吐得那么叫人痛快!

    不过说起来,她还没跟太后说那齐国公的孙子跟他爹的小妾搞一块的事儿呢。

    主要这事儿也实在不好说,毕竟这是极为隐蔽的事,不是一查就能查到的。

    不过只这两件,也足够了。

    她于是又道,“臣妾想了想,这林百户的冤情有了朝廷的介入就好处理了,但那魏氏干的可都是内宅之事,只怕不太好管,毕竟照这情景,那府里也不会有人替那些可怜的女子们做主的。”

    太后想了想,忽然问道,“这话本子你还没发吧?”

    燕姝忙点头,“陛下才派了人去鹿州,眼下大抵还在办案期间,臣妾还不敢发,只怕发出来,叫那齐国公世子再杀人灭口可就不好了。”

    太后颔首道,“不过,那就再等两日吧,眼看马上就要中秋了,上回在金明池,那说书安排的挺不错的,今次在金波园,不妨再叫太常寺安排一个。”

    话音落下,燕姝急忙点头,“好的!”

    嘿嘿,不愧是她的榜一大佬,总能跟她想到一块去!

    ~~

    两日的光景匆忙而过,转眼便到了中秋佳节。

    为迎接宫中贵人及一众宾客,金波园提前两日便开始准备。

    待到夜幕降临,却见园中宫灯千盏,与空中皓月相映成辉,将亭台楼阁映照得壮阔又华丽。

    见此情景,宾客们无不惊叹连连,却又不敢随意驻足欣赏。

    只因宫人贵人们已至,需要赶快去参拜问安。

    燕姝为了今夜看热闹,白日里睡足了觉,此时陪着皇帝太后坐于殿中上首,看着到来的宾客们一一上前行礼,十分有精神。

    今日这等场面,自然少不了如大长公主一家,汝阳王一家等宗室亲眷,也有如广阳候,临武侯,宣平侯,工部尚书等朝中勋贵们。

    别说,有阵子没见,那位爱吃纸的广阳候竟然胖了不少,脸颊上明显有了肉,肤色也好看了许多,与先前日益消瘦的形象差别很大。

    见此情景,太后问道,“看来广阳候的身子是康复了?”

    闻言未等广阳候说话,广阳候夫人忙道,“多谢太后娘娘牵挂,侯爷的胃口好了许多,如今三餐已经正常了。”

    广阳候也赶忙跟着点头,“有劳娘娘关怀,臣已经好了。”

    ——咳,自打上回在金明池水戏宴上发现了煎饼这种神奇的食物,他便有了新的爱好。

    这种食物的口感与纸极想,却比纸吃到肚子里舒服多了,且还有营养,里头卷什么都成,终于叫他渐渐抛弃了吃纸那种奇怪的癖好,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真是感谢那场水戏宴上准备食物的人,真是他的大救星啊!

    宇文澜默默听在耳中,不由悄悄看了看燕姝。

    而燕姝则深藏功与名的跟着太后点了点头,并未说过什么。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接下来又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上场,燕姝这一年参加了不少宫宴,多少都认识了。

    只不过,大抵是因着前两天齐国公上书选秀立后的消息,今夜不少人家都带着年纪适宜的少女,且皆是锦罗玉衣,光鲜亮丽。

    然而燕姝并没心情理会,因为她此时正满心都等着今夜的主角,齐国公一家子上场。

    好在没过多久,终于见那一家人现了身。

    头发花白的齐国公在前,身后跟着其儿子郭征海,儿媳魏氏,以及二人的儿子郭建广,女儿郭昭蓉。

    齐国公在前,领着一大家子向皇帝太后及燕姝行礼,“老臣携全家恭祝陛下,太后娘娘,宜妃娘娘中秋安康。”

    这老头毕竟是长辈,宇文澜自然客气道,“不必多礼,平身吧。”

    话音才落,却听太后与燕姝的心声齐齐涌进了耳中——

    燕姝,【快瞧,这就是那老流氓一家子!今晚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太后,【哼!这就是那一家子,今儿凑齐也不容易,老天爷要是有眼,一个雷劈了就好了。】

    宇文澜,“……”

    燕姝,“……”

    啧,这主意是个好主意,不过眼下都八月了,打雷的可能性比较小。

    正这么想着,却见那齐国公一大家子已经立起了身,那魏氏主动道,“方才踏入园中,但见灯火摇曳,甚是辉煌,今日能与贵人们一同赏景,也是臣妇等的福气。”

    话音落下,其闺女郭昭蓉忙跟着点头。

    太后开口道,“宜妃如今身怀龙嗣,不能出半点差错,多点些灯园子里亮堂些,免得有什么坑啊沟啊,叫人一不小心踏上去,出个什么事就不好了。”

    话音落下,却见众人都是一顿。

    啧,太后娘娘这话……似乎有什么暗意呢?

    却见魏氏也是一顿,只得连连点头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

    一时间心虚道不好再单独介绍自己的闺女出来行礼,赶紧退去了一边。

    ~~

    眼看宾客们皆已来齐,中秋晚宴便也开始了。

    今夜依然有歌舞助兴,随着乐声阵阵,宾客们推杯换盏,气氛渐渐高涨起来。

    也有不少妙龄贵女,今夜都准备了节目,准备伺机上场表演。

    哪知正在此时,却见有几名宫人抬了张桌子上场,桌上还放了一块醒木,其后还跟着一个男子,似乎是说书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