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孤女在六零在线阅读 - 第125节

第125节

    ??第188章 县城买房2

    ??阿米缺钱吗?自然是不缺的, 这家伙打猎换钱的把戏从没有间断, 除了偶尔在废品回收站往外掏点散碎钱,其他的几乎都没有用钱的地方。吃的喝的,村子里, 大山里全能解决。就是其他人家操心的油盐酱醋, 她那储物格里头大把的,用猎物换来的票就能搞定, 不单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换出去贴补购买油盐的花销。这么一算,这阿米那真是进的多出的少,十足十的搂金攒银抓钱手。

    ??如此这样的攒了几年了,还有小麦每月大把的大数额工资寄来,你说她会缺钱吗?怎么算都只有往上涨的份!所以买房子这个事儿,阿米那是之秉持一个原则:哪个好,买哪个。至于价钱, 那就不是个事儿。

    ??邱明也算是村子里的人, 还是秀芝的丈夫,对于阿米相对比外头的人更熟悉些,再加上他因为常年支撑家业所形成的谨慎细心, 早就发现了一点端倪。未必知道这阿米到底存了多少钱,有多少家底, 可心下却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小数目。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帮着查探房子的时候,那些廉价的小单间, 小阁楼什么的,那是看都没看。

    ??果然,阿米听到介绍后的反应就很是说明了这一点,没有说半句这价格如何,也没有说什么地方太大,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去看看。着代表啥?很显然,即使最贵的那一处,对人阿米来说也一样毫无压力。

    ??邱明心里的小算盘珠子那么一扒拉,对着阿米的身家又往上提升了近一倍,对近四百块的房子都没啥反应的人,八成手里有不下六百块的存款,不然不可能那么有底气,毕竟要是搬家,这需要花销的地方多了去了,阿米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总会留下点后手。

    ??猜到这里,邱明对自己就越发的不满意了。说起来,这邱明家也算是本事人,前头就说过一回,这一家子其实每个月钱不少,可问题是人也不少,在邱明和秀芝结婚之后,邱明就把两个弟弟将来成家立业的事儿放到了接下来的五年计划中。按照他的想头,那是怎么也要让每个弟弟,一人有一处房产,那才算合适,将来分家也能不伤了和气。最重要的是,这所谓的房产,还不是村子里的屋子,而是县城的,毕竟他们家几个的户口如今还在城里,老二邱亮的工作说白了也是在城里,就是老三,如今读高中还是一样在城里,将来工作只怕分配什么的也会在城里。都是在城里,这房子自然是成了问题,虽说这年头单位分房也是一大福利,可这排队要排到那年那月却说不好,所以还是自己有个房子更省心。

    ??邱明有心将来这村子里的屋子归自己,城里的那个小院给老二,等着老三毕业,再想法子,若是能争取个好单位,那弄个城里筒子楼单间也一样能让老三满意,够他找对象结婚了。可不想这个想头一家子没有一个答应。

    ??老二说城里的宅子是爹留下的,也能算是祖宅,他自己不是长子长孙,不能要,老三认为,既然户口都在城里,那自然每一个都该有自己的屋子,要吗还是一起住,要吗就把老房子卖了换三个单间,不能亏了老大。

    ??兄弟们这么记得自己这个大哥的好,邱明自然很高兴,虽然他外头也看了不少,知道这是老二老三还没成家,没有自己一个小家的利益需要盘算,这才这样痛快,真结了婚,可就未必了,即使心里依然记得自己这个大哥的付出,即使最后也一样的结果,却未必是如今这样的兄弟情深。

    ??邱明明白什么叫看破不说破,也明白什么叫珍惜,什么叫分寸,他索性也下了个狠心,和家里的兄弟们说好,老宅的事儿先放着,兄弟们从这一天开始凑钱,想法子在城里寻和老宅差不多的房子,尽力等着需要分家的时候,能做到城里三兄弟一人一个院子。至于这乡下,那就算是给老娘的养老宅。兄弟们分家前,依然住在老娘这里,买下的宅子租出去挣租金,收了钱,攒起来再买房子,等着三兄弟的房子问题搞定,各家自己名下的租金就归自己,以后攒起来在置办啥,都看自己本事。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明白了,是的,这也是为什么阿米要买房子,寻人办事儿什么的会寻到邱明头上的缘故,因为这个事儿,人邱明在对待城里的房子的问题上是相当的敏感,也正捉摸着买房的事儿呢。也因为这样,所以那么短的时间,这房源就能整的那么齐整。

    ??只是邱明他们都是大小伙子,吃的多不说,正卡到了结婚的年纪,从聘礼,喜宴,到家里的新家具,新衣裳,每一样都挺花钱,所以这每个月即使钱不少,真能存下来的却也有限,不像是阿米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时不时有外快。邱明家这么长时间了,秀芝嫁过去都一年了,也不过是攒下了三百块。

    ??这样一对比,你说人邱明心里是个啥滋味?在没有阿米这买房事儿之前,邱明还感觉自己家挺本事,才多久,就攒下了这么些,今年妥妥能买下一处房子了,等着这个房子再租出去,那租金收进来又能让攒钱的速度快上两成。心下还是有点得瑟的,比村子里其他人家,那是真的算是有钱人。对比一下爹刚死的那会儿,邱明都觉得自己实在是理财高手,撑起家业的本事都能和戏文里的那啥啥啥比高低。

    ??可等着阿米一出来,一比立马成渣渣,所有的骄傲都没了,自己家三个男娃,居然连个女娃都比不过,还能说啥?他琢磨了半天,也不过是和自己说,等着这三处看完了,若是阿米看重了那最好的一处,那那个二百块的屋子自己就拿下了,不管咋说,那也是个小院,那也是三间正房的好屋子,就在县中心地段,闹中取静,租出去挺值钱的。就是将来弟弟们看不上,自己去住都成,谁让那屋子离着中学近呢,万一将来能调到中学当老师,那多方便。关键是,手脚要快啊!早一天拿租金,早一点回本,可不能拉下太远。

    ??被阿米刺激了的邱明满脑子都是房子,房子,房子,钱,钱,钱,这样的他行动力自然是一等一的快。不过是两天,这看房子就放到了日程上,小团体兴匆匆的往城里去。

    ??你说为啥跟着来?人顾建国是因为即将成为城里人,吃商品粮,他家老爹一高兴,就让他跟着来看看,若是真的这城里房子很不错,那也捉摸着弄上一间,没法子,谁让他家也是几个儿子呢,自然也要考虑未来这分家的问题。提前做点知识储备啥的,总是没坏处的,若是能将这个出息的小儿子提早安排妥当,让小儿子在城里顺顺利利的,顾大伯也觉得是个好法子,也算是提前给小儿子分家了,这样的话,将来他死之前,只要顾着家里剩下的就成,能省下不少的事儿。

    ??阿灿为啥来这个都不用解释!反正解释了也是掩饰,某些人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阿米心下多少也有了点感觉,只是对于自己老牛吃嫩草,心下还有些不得劲,所以拿着点架子,矫情着。真不跟来,说不得反而会被淘汰。

    ??至于秀芝?那不是人邱明也有了意动了嘛,她作为女当家,怎么可能不来看看?顺带还能帮着阿米挑刺啥的,眼睛利索点,说不得还能省不少钱呢。

    ??“这单间确实不成,咱们在山里那么大的屋子都住惯了,换这么点地方,转个身都嫌挤得慌。”

    ??邱明想翻白眼,自家媳妇这说的都是啥话啊,当年他们没换房子的时候,那住的还不如这屋子呢,好几家人挤一个院子,连屋子里放个/屁,隔壁都能知道。隐私什么的基本没有,那日子还不是那么过?这屋子好歹也是小楼房,还不用担心漏雨,已经很不错了。

    ??“这院子啥都好,就是这土灶起正屋里不成,这要是来个人可往哪儿带?连个堂屋都没了,再说了,做个饭,满屋子的味儿可不容易散。”

    ??邱明突然觉得,自己带着媳妇来是不是错了?就自家媳妇这张嘴,在她这里还能有好房子?这样的话,自己买房子计划到底是不是能顺利,他似乎有点不能确定了。

    ??“阿米啊,这小楼还成,虽然看着不够厚实,冬天未必暖和,楼上也不能起炕,可好歹能看。只是这回廊,这东西是不是有点多余?要吗这院子大些,看着也宽敞,要吗索性是屋子,好歹算是房间多,这整个回廊,真是不上不下的。”

    ??果然,他就不该带着出来,索性买完了,估计她也不至于说那么多了,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189章 县里买房3

    ??阿米这会儿也有点懵逼, 感觉秀芝好像是变了一个人, 以往可不是这样的挑剔人, 不过到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脑子一转,立马知道这是怎么一个戏法了, 忙跟着凑热闹, 不是皱眉头,就是叹气,虽然一句话没说, 可配合起来看,那就是一副勉勉强强,不是十分满意的模样。很显然,有眼睛的都明白了, 这是想谈价格呢!

    ??说起来,这个年头或许是房地产业最不景气的年份了, 城里的房子你说有没有?那是肯定有的, 而且还不少,毕竟战乱年间,多少抛家舍业,远走他乡的, 能不留下房子嘛。可这房子能卖?不能啊!虽然说这些人走上一二十年, 人都没回来,也没人看护留守,可有主的就是有主的, 除非政府立个什么法规,多少年没人就直接归国家所有,不然这到底属于私人财产,强夺了实在是难看。没仇没怨的,除了那些确定的汉奸资产啥的,能名正言顺的收过来,其他真还需要那么张遮羞布才成。所以这空着的不代表就全是能买卖的。即使动乱中,到底也保持着一定的克制,没有由头那是绝对不能干强抢的事儿。更不用说比起历史上相对理智的如今了。

    ??你说有没有人买?这算是问到了点子上了,买卖房子这事儿,自傲这个年代那真的很稀罕,甚至很有写偷偷摸摸的味道。这样的诡异说起来还是时代造成的。可这年头或许是平均主义太盛行的缘故,弄得有钱的未必敢花,甚至连自己房子多上几间都生怕被看成资本家,哪里还有心思买房子?除了实在是住不下的,或者根正苗红,不怕人查的,不然真心没这个胆子。甚至有些祖上多少有点毛病的,还总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偷偷的卖上一点,好维持自己不招人眼的大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多数时候只有卖出去,没有买的。至于没钱的,那更不用说了,这钱都没有,他能想着买房子?有那点剩余还不如多弄点吃的填饱肚子实在呢。贫苦大众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吃饱最划算。跟不用说他们对房子还有另外的小盘算,反正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的,他们总能等到国家分房子的,万一自己买好了,国家看你家不困难,不分给你了,那岂不是吃亏了?可不能干这样的啥事儿,索性就不白瞎这些钱了。

    ??任何一个市场,只有流通起来了,那才能算是盘活了,才有提升价值的可能,都没人要,这价格能起的来才怪。所以啊!阿米说要买房子,这邱明出去问了一圈过来,大家就发现了,这都几年了?城里的房价那是基本没变过。有了这么一个消息,你说,这几个机灵人还能不知道怎么做?特别是秀芝,作为家中采买大权在握的一把手,对价格最是敏感,头一个反应就是,说不得还能压价。

    ??想到了就做,秀芝立马出头开始挑刺,才说了一点问题,那卖房子的脸色就已经告诉了他答案!人家那是真的想卖出去,即使少点,只要不是太多,一样也在能承受的范围。

    ??秀芝跟着阿米在城里卖猎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脸色什么的还是会看的,只是那么一眼,心里就乐了。既然能压价,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吹拉弹唱,一样样立马就开始了呗!

    ??一帮子人转了几圈后的结果就是,三间房子一间没拉,全买了。是的不要怀疑,就是全拿下了。

    ??那单间成了顾建国的战利品,他买这个最小的也实在是有道理,谁让他家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呢,作为最小的孩子,即使他再怎么会读书,再怎么看着有出息,在面对分家的时候,哪怕是为了一碗水端平,他也永远是最该退让的一个。毕竟说到底,他家大哥,二哥早早就开始挣钱养家,为家庭分担,而他却到现在都靠着家里。就是他能安安心心的读书那么些年,不用操心家里,也是托了两个哥哥的福,所以在城里买房子这个事儿上,他必须知道分寸,知道好歹,不能把家底掏空了来干。

    ??花上一百块,买上这么一个单间,等着搬过来,零零碎碎的粉刷,家具啥的,到时候估计总计要花销去一百五十左右,从价值上来说,这个价格和分家给盖个房子可以等同。他既然在城里工作,那么未来自然也不会插手家里的那些家业,这样一算,这也算是提前分家了,即使什么都不说,家里哥哥嫂嫂应该也能想到。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不动声色就能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维护住兄弟情义。从这个方面来说,顾建国的选择真的很不错。

    ??另外,这单间虽然不如其他房子大,筒子楼的构造也不入阿米的眼,可在这个年代,这可是楼房,是新房子,多干净?多亮堂?多体面?更不用说这地理位置了,那可是县政府附近,绝对的核心区域,说一声县城的上只角,都是不为过的。凭着这几点就足够让他成为小年轻里的土豪。

    ??而更实际的是,他一个单身的小子,能有这么一个屋子,十年内不用担心不够住。就是有了媳妇,有了娃,单间里用木板一隔,立马就能成一室一厅,这个住宿条件,比那些还靠着单位,住集体宿舍的不知道强了多少去,想来也能让不少丈母娘看好。所以,顾建国其实很满意,顾大伯也满意,就是顾家其他人,一个个都满意,感觉他们家这是顺利的在县城立足生根了。以后进城,永远都不用担心晚了不好回家。

    ??邱明和秀芝买下了二百块的宅子,理由已经不用说了,前头邱明的内心独白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只是秀芝感觉还是不够好,总觉得,没厢房的方子不够大气,好吧,这个就没法子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邱明表示实在是办不到!当然了,媳妇还是要哄得,所以邱明说了,先买下来之后租出去,若是将来能寻到更好的,到时候换就是了,若是钱宽松,直接多买点,满满挑也不错。他只是想着兄弟三个,每人在城里有一套房子罢了,又不是说只能有一套,多弄点好像也没啥不好的。

    ??至于阿米?这个最先提出买房的家伙,买的自然是那套能看到小花园的屋子。两层小楼,看着就知道这以前肯定是大宅子主人家小姐的闺房,虽然时间不短了,还历经了不少的劫难,可到底修建的挺大气,各处细节上也能看出几分不凡来,绝对是结实的好房子。此外,这环境上也让阿米很是心动,又是游廊,又是小花园的,把阿米心里那么一点子上辈子带来,这辈子从没有用过的小资情怀给勾了出来,怎么可能放过。

    ??不只是如此,在买下了房子之后,阿米还很是积极的让伙伴们帮忙,准备把这屋子每一间都布上最合适的家具。你说不知道怎么布置?这个实在是简单的很,问问当年抄家的人不就知道了?或许还能省点劲连买家具都能一并办了,那些成套的家具,说不得就在这些人的家里呢。再不成还能去收,比如那些抄家头子那儿,来个现场收购。或者被抄的人家,用可能制造阶级矛盾的家具换点实在的粮食票证,想来也有不少人心动。

    ??说到底,家具也就是一堆木头罢了,不是啥古董古籍,作为实用性物品,还是很不打眼的,早年打土豪的时候,不知道分了多少去,不也啥事儿没有嘛,就是最动乱的时候,也没人拿着这个说事儿。收集起来布置好了,靠着自己这又红又专的出身,那是妥妥的没人敢歪嘴。

    ??阿米底气十足的折腾着,差点连报道都要错过了,而在村子里,折腾劲也一样不小。自打这村子里有孩子高中毕业,分到了城里,无数人家对自家孩子的读书问题,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往日说什么读书好,能去城里当城里人,吃商品粮,能成国家干部这几点知道是知道,可到底感觉远了点,有点不真实。可如今呢?那是眼睁睁的看着,实实在在的接触的到啊!这感觉那是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是要跳出山里了,这几个孩子以后有大出息。”

    ??“那可都是国家单位,你们说说,这样下去,那几个孩子以后说不得也能当上国家干部了。要真是这样,那咱们村子以后走出去,该多牛气?边上其他村子里的人看到咱们还不得低上一头?”

    ??“可不是,我前儿回娘家,好些人都问我呢,一个个都有些不敢信了,这周边那么多村子,有那个能寻出那么多高中生来?要我说,还是老顾家祖坟冒青烟啊,小麦成了国家干部才多久啊,如今这阿米也进了城了,建国那孩子打小皮实成啥样?居然也能在中学当老师了,真是没想到啊!”

    ??“听说还要住城里去?”

    ??“要住村子里,那以后上下班的可咋办?总不能不睡觉,整夜都走山路玩躲猫猫的游戏吧。”

    ??“哎,真是。。。咱们山里确实太偏了,对了,建国成了中学老师,那么咱们赶紧的,让孩子们都别辍学了,往城里考,有他关照,咱们说不得能多几个知识分子,多几个高中生。”

    ??“对,对,对,城里有了自己人,那以后咱们可方便多了。孩子送去学校也不怕没人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