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7)

分卷(7)

    这话更是奇妙,好像他狄其野满身疑团,到头来是顾烈的错。

    哪里不一样?

    大体上还是对的,楚王明君,识人善用,天生帝王什么的,狄其野说着抬手比划起来,像是在翻书,也不知到底是在比划什么,顾烈只当他醉狠了,但你待我很好。

    顾烈挑眉:待你好,不对?

    狄其野有条有理地反驳:不对。不是制衡众将、平衡家臣外将势力那种好,是我想不通的那种好。我一个来历不明的将才,你本应该观察我,防备我,或许,让姜扬监视我?

    狄其野,没想到狄其野胆子大成这样,顾烈惊奇得话语间都带了笑意,你是不是真的不知死活?

    狄其野却还抬眼去看顾烈,居然有些生气:现在还由得了我吗?你以诚待我,我是该以诚相报。只是,你竟以超出时代的包容待我,我言多必失,古人诚不我欺。

    讲到这里,他还惆怅起来:我好不容易有机会效忠明主,能征战四方,为你夺取天下、

    顾烈不懂得何为超出时代的包容,但思及前世,也想通了狄其野想说的意思。狄其野是怪顾烈对自己太好,后悔初来乍到没防备,在顾烈面前漏了身世马脚。

    这让顾烈颇觉有趣,借机试探道:只要你是如你所说的将才,难道我会因为得知你的身世而不许你领兵?你刚才还说本王识人善用。

    狄其野迟疑地思索着这个问题,末了叹息道:我不知道。

    若本王使宝剑蒙尘,天下三分,你大可另投明主。顾烈刻意诱道。

    狄其野笑了。

    投效明主,征战天下,是我的理想。除了你,天下何人值得我狄其野屈膝。

    他望向殿外明月,连酒意都遮不住他眉目间的潇洒意气:假若我是你,得良将若此,不能用,必杀之。否则,心腹大患,寝食难安。

    好一个狄其野,用兵如神,算他有本钱恣意自傲,可是怎么养成的这副脾气,谈及自己的生死,竟也如站在堪舆图旁论战一般,好像说的不是自己似的。

    何等决绝。

    顾烈心尖震错一霎,闭目不言。

    沉默稍许,顾烈才睁开眼,重新看向坐在地上的狄其野。前世,正是这个人令顾烈背上了最不想背的骂名。

    他祖父顾麟笙英勇善战,昔年,燕朝皇帝还是太子,顾麟笙为太子伴读,二人是情同手足的交情。待到皇帝登基,顾麟笙更是豁出命去为皇帝征战天下。

    没想到他南征北战的功绩,在燕朝皇帝后来着人编造的《九罪》中,都成了心存不轨的罪状。

    前世有人拿狄其野比顾麟笙,说顾烈步了燕朝暴君后尘。

    初次听闻此等谬论,只在那一刻,顾烈是真切地恨过狄其野。

    前世顾烈临死,都被刺客拿狄其野做借口气得呕血,这骂名顾烈心底有多厌恶,可见一斑。

    顾烈低声道:你近来躲着本王,就为此事?若是本王答应你,不论你打下青州后坦白了什么,只要你不存反心,一切照旧呢?

    四目相对,都觉对方眼底纷杂,看不清。

    狄其野到现在都没放开顾烈的衣角,慢慢地回:此话当真?

    一言九鼎。

    狄其野下意识接道:鼎足而立。

    顾烈失笑:看来四个字的词,狄将军着实精通。

    狄其野想了想,突然像偷着油的老鼠一样笑起来:你说打下青州后,也就是说,你同意派我打青州了?

    就知道这小子当时说什么打下青州再告诉,是存了要仗打的心思。

    顾烈不给他定心丸:是吗?

    狄其野上眼皮一抬,眼睛瞪起来,英俊的脸上一副不甘心的模样。

    顾烈不禁想着,若是狄将军前世在人前露出这般表情,就算那莫须有的风流名声再响亮,上门提亲的人也能多到磨平狄家门槛。

    狄其野忽然问:除了亡燕复楚,你有什么想要的?

    狄将军何出此言?顾烈揉了揉眉角。

    我只是觉着,狄其野看着顾烈,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地说,打仗让我开心。什么事,是能让你开心的?

    顾烈想说你少语出惊人几回本王就开心了,但也许是狄其野看着他的眼神太过认真,让顾烈没法说谎。

    顾烈沉默,狄其野也沉默了。

    殿外又有侍人来报:陛下。

    何事?

    燕朝皇帝来旨!

    来旨!

    燕朝先帝冤杀楚王,祸乱天下,惹得群雄并起乱世,如今不过是偏安北方三州苟延残喘。

    国仇家恨算起来,那个傀儡文人皇帝凭什么给顾烈下旨?

    狄其野下意识握紧了青龙刀。

    顾烈整理衣衫站起来,淡然招呼狄其野:走。

    姜扬办事还是牢靠,等顾烈和狄其野回到殿前,燕朝使臣已经被教训过,老老实实跪在地上,没有刚来时趾高气扬的模样。

    所谓的来旨摊在桌前,顾烈步上王座,众人行礼。

    顾烈凝神看去,只觉满纸荒唐言。

    诸位如何看?

    他一问,忍着气的众将都炸了。

    第12章 华夷之辨

    顾烈眼前的来旨,与燕朝如今所有的圣旨一样,是由丞相韦碧臣书写,文人皇帝杨平批印。

    韦丞相的字,铁画银钩,正气端方;杨平的字,笔笔缠绵,勾连纤巧。

    正文是韦碧臣写的,洋洋洒洒一大篇,把顾烈从头到脚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一骂顾烈身为燕臣之后却举兵反燕,不忠不义,不配做人。

    二骂荆楚作为蛮夷之族却妄图逐鹿天下,名不正言不顺,不配出兵。

    最后韦丞相话锋一转,淳淳劝导顾烈回头是岸,现在幡然醒悟,回投燕朝还来得及,正好有个现成机会,命令顾烈出兵去打入侵燕朝的风族骑兵。

    韦碧臣这一通颠倒黑白,还搬出仁礼大架子压人,已经够恶心了。

    然而文人皇帝杨平大概是读完韦丞相的大作深受感动,在盖玉玺之前,还往篇末提了首词。

    这首词十分婉约哀怨,杨平以闺中怨妇自比,又把顾烈比作伤了怨妇心的浪子,用似嗔似怨的笔调表达了殷切盼望顾烈浪子回头、效忠燕朝的愿望。

    整首词最令楚军众将眼瞎的一句是妾思顾郎不能寐,梦魂南渡,缱倦纪南城

    陆翼该耿直的时候就是耿直,一听主公问如何看看,也不铺垫,直接怒骂:艹他个狗皇帝,发他狗老子的春_梦。

    颜法古在一边点头,手指一掐,装模作样算算时节:桃红柳绿,正是牲畜萌动之时。贫道以为,要么韦丞相耕不动地,要么杨皇帝这田太涝。

    这道士一开口就往下三路去了,众将心照不宣地笑起来,冲淡了熊熊怒火。

    狄其野听不懂,疑惑地看向姜扬:什么意思?

    原本姜扬余怒未消,被狄其野干干净净的眼神一望,咳嗽了一声,对众将揶揄道:你们这些浪_货,收着点吧,这还有不懂事的呢。

    众将哄然大笑。

    察觉到自己被嘲笑了,狄其野挑着眉毛去看顾烈,顾烈堂而皇之地装没看到,勾了勾唇角,才道:好了。

    众将立时严肃起来。

    顾烈把视线移到跪在堂中,抖得像块豆腐的燕朝使臣:你们皇帝和韦丞相,除了这草纸,可还有话要说?

    燕朝使臣瑟瑟缩缩地答:风族狼子野心,侵打雍州,韦丞相说,楚地本是燕地,楚王本是燕臣,外族来犯,楚王本该出兵退敌。

    韦、韦丞相还说,若是您肯出兵攻打风族,那么谋反之罪一笔勾销,皇上说,愿封您为愿封您为

    为,什么?

    为,为、为一字并肩王。话音未落,燕朝使臣就开始咚咚磕头。

    一字并肩王,顾烈的祖父顾麟笙,被夷九族之前,可不正是一字并肩王。

    大胆!荒谬!

    楚军众将皆是怒不可遏,陆翼抽刀欲砍他,被姜扬抓住衣袖拽了回来。

    请主公出兵伐燕!

    对!请主公出兵伐燕!

    纷乱骂声渐渐合而为一,众将陆续跪地,请顾烈出兵。

    顾烈点道:姜扬。

    姜扬唱喏,顾烈往侧台一指,姜扬会意,走到侧台边,执笔沾墨,手腕悬停在早已铺开的白纸上。

    顾烈对着那份来旨,不假思索,平静地说出回复。

    韦丞相谬矣。

    顾某,楚王遗孤,暴燕于我,灭族之仇也。暴燕以何颜面认顾麟笙为燕臣?此其一。

    若单以先民血统论之,楚为南夷,燕亦为北蛮。而我楚人乃黄帝之后,自与诸国会盟,祭祀礼仪皆随周制,以文明论之,华夏正统也。暴燕以何立场蔑我大楚为蛮夷?此其二。

    自楚王蒙冤、楚顾灭族之日,我楚人与暴燕誓不两立,绝无握手言和之机。他日我大楚立国祭天之高台,必以暴燕杨氏之血浇之!

    顾烈之言掷地有声,姜扬笔走龙蛇,一蹴而就,写完盖印,以火漆封之,扔在燕朝使臣面前。

    姜扬厌恶地赶人:滚!

    慢着。

    那燕朝使臣原本连滚带爬要出去,听见楚王留人,又连滚带爬地跪了下来。

    你从我大楚回翼州,需几日?

    燕朝使臣不知楚王此问是何用意,老实回答:快马加鞭,十余日。

    顾烈闻言,微一点头,又看向众将,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众将精神一震,目光如炬地看向主公。

    燕朝使臣手脚冰凉,心道不妙。

    陆翼,顾烈绕过目光炯炯的狄其野,点了陆翼,为你补足粮草,后顾无忧,带着你的兵马去打中州,可有把握?

    陆翼朗声一笑,出列跪地:主公!不出三月,末将定将中州奉上!

    好!

    顾烈沉吟片刻,才看向狄其野,问:狄其野,你初来乍到,兵马未熟,你敢不敢为本王去打青州?

    狄其野同样出列走到殿中,不着痕迹地瞪了一眼顾烈,才单膝跪地,懒散道:主公,打青州,末将只需三战。三战后,青州必归大楚!

    此人张狂至此,满殿皆惊。

    姜扬正要开口,顾烈却大笑一声,道:好!狄其野,本王就静待捷报,等你三战定青州!

    主公

    顾烈把朱批的条子扔回给姜扬,截了话头:不必说了,他狄其野大话说出口,自然由他自己负责,他又不是你儿子,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姜扬操碎了心,惆怅道:此子天纵英才,为何个性如此桀骜不驯。

    说到这里,还有些埋怨顾烈:主公,您也不该纵着他。

    顾烈觉得好笑。

    前世狄其野战功赫赫,顾烈对他封赏不断,后来流言蜚语说狄其野生了反心,姜扬不信,还曾小小抱怨过是顾烈过于纵容狄其野才滋生了流言。

    现在他还没怎么纵容狄其野,结果还是被埋怨上了。

    我哪里纵着他了?顾烈对着姜扬圈出的粮草账目纲要,漫不经心地回。

    正说着,狄其野溜达进了议事厅,他身后跟着的杂兵,是顾烈特地从自己近卫里挑的。

    主公,姜将军,狄其野匆匆行礼,对顾烈好奇道,那套铁甲是什么时候打的?

    武库赶制的,合身么?

    我穿着正好。

    你不去练兵跑来干什么?

    无双不大高兴。

    你有空去看看它?我给他换了饲料,也遛过了,它还是不高兴。还咬别的马。

    它可能是想你了。

    狄其野,你猜本王现在高不高兴?

    末将这就去练兵。

    姜扬对厅侧的堪舆台翻了个白眼。

    回过头发觉主公正挑眉看着自己。

    姜扬咳嗽一声,正经道:您为何派祝北河给狄其野做副?我本想毛遂自荐。

    直到把姜扬盯得发毛,顾烈才放过他,不怎么认真地答:祝北河闷头做事,不论狄其野怎么作,祝北河都不会生气撂挑子。

    听主公把欺负老实人说得冠冕堂皇,姜扬哭笑不得:那您怎么给狄其野选了那么几个刺头都督。

    顾烈挑眉:人以类聚。你放心,狄其野收的下来。

    您倒是信他。姜扬半感叹半试探道。

    顾烈的目光落到厅侧,那里有两块新制的堪舆图,一为青州,一为中州。

    得狄其野,吾之幸也。

    第13章 一战袭溪瓦

    荆州边境。

    楚军急行匆匆而过,带起连绵不绝的沙尘,楚地以民风慓悍著称,但面对刀利兵强的楚顾大军,他们既尊且畏,马蹄军号又使百姓们好奇,远远站在道旁,目送楚顾军旗。

    这一支楚军浩浩荡荡,打前哨的是顾烈给狄其野配的五万精兵,跟后的是祝北河率领的王师第三军,押着辎重粮草。

    待得军旗远去,百姓才说笑起来,大娘大嫂们说起方才骑着大黑马的铁甲将军,长得真一表人才,不知婚配了不曾。

    百姓们操心狄其野的终身大事,狄其野帐下的左右都督、虎豹狼骑校督也在琢磨他们这个神兵天降的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