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踏月寻阳在线阅读 - 分卷(42)

分卷(42)

    听到成城,太平问:他现在如何了?。

    宁熙道:没事了,只不过你替代他这一年的记忆他都没有,只记得自己从洞庭湖悬崖边上掉下去。

    太平道:醒来就好,这毕竟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宁熙问:太平,朝廷那些官员的事情是你做的吧?。

    太平看着宁熙,道:是,语气中有一丝的飘忽。

    虽然已经表明心意,但是他总担心宁熙爱的是原来那个霁月清风的成城,不是他太平。

    宁熙看穿了他的想法,过来在他唇上印上一吻,道:你别多想,我知道他们罪有应得,这样的惩罚还是太轻松了呢,只是我想要知道你们的全部计划,不必每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完了又补充道:你要记得,从一开始我遇到的就是你,尽管你是替代成城的身份,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选的每一条路,都是出自你自己的内心,我认的是你,爱的也是你。

    太平灿然一笑,这一笑就如冰山开了一朵雪莲,晃花了宁熙的眼,他伸手抱紧了宁熙,道:从未发觉你如此会哄人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们的计划?。

    宁熙推开他,道:一开始也是不知道的,不过分开的这两个月里,我把近期遇到的事情,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地想了一遍,终于想通了很多事情,不过都只是猜测,我来说,,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宁熙:音离是不是就是半夏?

    太平有些意外,没想到他竟连这个都猜到了。

    宁熙:你只说是不是?

    太平:是

    宁熙:其实我们早该猜到了,只是那时我们自己身处迷雾中,自然看不清,后来我想起来,真假山庄中音离和寒江雪玩的积木,我们在东方明房间里也看过,只不过我们都没有留意,这两者绝不是巧合,根据东方明对半夏的态度,我大胆猜测音离就是半夏,而且当时我们在纸条上写下半夏二字的时候,我分明到音离的眼神有一点奇怪,只不过当时没联想到这一点,其实按照上京城盛传的东方明是个断袖的传言,宁熙一开始猜的是寒江雪是半夏,但是直觉告诉他,音离才是,毕竟传言不可尽信。

    宁熙又道:好,下一个,寒江雪跟音离是一伙的,他们联合推动了嵊泗岛玉佩的争端?。

    太平又点了点头,道:没错。

    宁熙道:果然如此,我就说沉寂二十多年的嵊泗岛传言怎么又重新兴起了,伏楚仁怎么就突然找到了第一块玉佩,背后果然有操盘手。那玉佩会落入我的手里,也是计划好的吗?。

    太平摇摇头,道:不,这是巧合。

    宁熙微笑道:所以,我们是命中注定的?

    太平点头又摇头,道:若是我没有提前认识你,知道玉佩在你那里,可能就直接杀了。

    宁熙亮出银针,道:你敢!,太平将按住了他的手,道:我怎么舍得。

    撩骚反被撩,宁熙抖了一身鸡皮疙瘩,将银针收回,道:好了,说正经的,有一件事情始终想不明白,言风是谁杀的?如果是戴亦初,他又是怎么知道玉佩在言风那里的?言风的死跟寒江雪和半夏有关吗?

    太平道:半夏没说,但我猜没有关系,半夏当年将自己那块玉佩给了东方明,就是想要他挑起朝廷的争抢,没想到东方明一放就是二十年,后来被言风偷去,送给了你,说到这一点,太平心里酸酸的,道:言风为何偏偏将玉佩给了你?。

    宁熙道:我也不知道,我又不能去问他。

    太平霸道地说道:除了我,以后谁也不能对他好。

    宁熙:

    好大一股醋味。

    太平正色道:谁杀了言风确实是个关键,也就是谁提前知道了玉佩在东方明身上,这个人一定是当年的关键人物,甚至很可能是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我猜寒江雪和半夏都已经猜到了是谁,只不过要引他出手。

    宁熙道:你知道吗?

    太平摇摇头。

    宁熙道:所以现在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太平道:赌!赌天意,赌人心。

    ☆、灾情

    国舅府。

    大堂上,两边坐着王荣、李元业、方兴、齐中、卓司深和赵光,以及其他几个官员,因他们身上的伤,不知道的以为是残障人士交流会。

    国舅坐在主位上,满脸怒气地看着两边面露恐惧的人,道:就这点程度就害怕了?还东方瑾的鬼魂回来了,如果真的有鬼魂,会放任你们在朝逍遥这么多年?早就拖你们下十八层地狱了。

    你不害怕你怎么围了三层的高手,这话在众人心里也就想想。

    王荣说道:如果不是二皇子,那还会有谁?。

    国舅平息了怒气,扔出来一张画像,道:是他的儿子。

    此言一出,堂下开始议论纷纷,齐中捡起地上的画像,画着一个绝美的男子,怀疑道:这真的是二皇子的儿子?可当年不是您亲自查验的尸体,怎么会还活着?。

    国舅将桌子上的茶杯扫了下去,怒道:都是该死的秦杨,当年找了个假的替代,让那个小崽子活了下去,现在已经是武林世家的儿子了。

    王荣惊恐地道:所以我们的伤,都是他干的?。

    国舅道:没错,只要我们除掉了他,就可以永绝后患,所以你们不必惊慌,况且,只要那位在,就可以保你们荣华富贵。

    国舅说那位时,双手向左上方鞠了一躬,那位便是当今的圣上。

    当年他们联手推上宝座的人。

    众人安下了心,但被不知不觉挖去了眼睛的赵光道:可这人武功如此之高,朝中哪里有人能抓住他,且这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查了两个月都没有发现一丝痕迹,怎么抓住他?。

    国舅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联合了武林的人,相信不久就会抓到他,而且现在全城戒备,你看这一段时间你们不是没出什么事吗?。

    国舅暗暗恨到,之前让郝祁峰解决掉他,结果不仅人没有杀掉,自己还失踪了,还好他背后的人重新出来了。

    但,他还不知道真正的成城成家别庄里面休养的事情。

    看大臣们安了心,国舅又怒斥道:别以为放松了,这段时间约束一点你们下面的人,别趁着天灾捞财,已经好几处发现□□了,还好奏折都被我压了下来,不然你们的脑袋,后面的话不说大家也知道。

    朝堂上坐的那位,因连年的头痛病变得喜怒无常,若是不小心惹怒了他,可不见得会讲当年的情面。

    大臣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但是,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了,若不是如此,他们如何挣得盆满钵满,所以一出大门抛出了脑后。

    因水灾引起的灾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开始背井离乡融入上京城,但上京城官员很快派人将灾民全部清理了出去,挡在了城门外,灾民开始流落在周边的大小城,譬如尚城。

    宁熙准备回家一趟,打消宁昀卿的担忧,但他又不想让太平单独留在这里,便拉上了他,看见他一身黑衣黑袍还准备带上那个狰狞的面具,宁熙阻止道:哥哥,你大白天穿成这样是怕别人少看你两眼吗?。

    太平道:我一向来这样。

    宁熙道:可如今,我们要去上京城,而且现在上京城的官兵都在找你,进出城门都要查验,你这样不是摆明了让人家追着你吗?。

    太平道:谁追得上。

    宁熙:

    最终,还是在宁熙的指示下,太平换上了一件灰衣,摘了面具,用药水洗黄了脸,点上几颗痣,再用眉笔将两条眉毛加粗,眼睛加了几笔,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但是又没有易容的痕迹,太平对着镜子感叹道:阿熙,你这一手哪里学来的?。

    宁熙道:我三位姐姐是上京城四大美人之三,我得了她们的真传。

    两人走到尚城的时候,发现城门口都是衣衫褴褛的人,门被栅栏围住了,有官兵把守,只对城内的人开放。

    宁熙看两边的人,老弱病残,均是面黄肌瘦,都是陌生的人,疑惑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太平道:灾民。

    宁熙道:啊?哪里的灾民如此多?。

    太平抬头看着阴沉的天气,道:两月的大雨,颗粒无收,家被淹,受灾的人远不止你所看到的这些。

    天气不寻常有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听宁昀卿说,朝廷派了很多震灾银下去,已经控制住了,而且上报上来的灾情远没有那么严重,宁熙问:太平,你是如何知道的?,你不是在城里忙着砍人胳膊腿吗?

    太平道:看到的?。

    宁熙道:哪里看到的?

    太平道:我去了一趟胡族都城,一路上都看到了。

    宁熙吃惊道:你还去了一趟胡族,你去做什么?你怎么没说过?

    太平轻描淡写地道:我把阿尔哈赤从他都城提过来了。

    宁熙以为自己听错了,问:谁?

    太平重复:阿尔哈赤。

    握草,宁熙心中一万头羊儿马儿奔腾而过,他颤抖着问:提到哪儿了?

    太平道:夜魅。

    宁熙朝太平比了个大拇指,悄无声息地越过别国都城将人家首领提了过来,语气就像是我去吃了个饭一样。

    厉害还是您厉害,。

    这时,一直在尚城门口算命的假瞎子,摇着一个铃铛,冲天喊道:天灾人祸,天灾人祸,雍朝寿命将近了。

    他连续说了好几遍,周围听到的人都一阵寒颤,灾民们更是响起阵阵哭声。

    守城的官兵听到了,怒斥假瞎子:疯子,说什么呢,赶快滚,信不信抓你坐牢。

    假瞎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摇着铃铛,摸着城墙走了,宁熙分明看见他在精准地避开了一个大石块走了。

    果然是个招摇撞骗的假瞎子。

    这算命似乎还挺准的,太平道。

    不过是个骗子,宁熙道。

    太平摇摇头,道:当初他在这里看见我,就说命中带煞,需要日行一善,才能化解煞气。

    宁熙开玩笑道:那,这位善人,我腰疼,你能不能日行一善,背背我呀。

    见太平脸上愧色一闪而过,果真要背他,宁熙赶紧后提一步,道:不玩了,我们赶紧进城,将这里的情况告诉我爹,看看有没有解决方法。

    路过灾民的时候,听见几声剧烈的咳嗽,有一女子咳得面色潮红,宁熙正准备过去看,就来了一队官兵隔开了他们与灾民,虚弱的灾民像畜生一样被驱赶走。

    宁熙阻止道:为何不让他们进城?。

    守城的看了一眼宁熙,刚好认识,道:宁四公子,又想多管闲事啊,朝廷下的命令,灾民一律不得入城,不得在城外聚集。

    宁熙道: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此处,若强行驱赶,不是逼着他们去死?

    官兵道:那我就管不了了,我们只负责执行命令。

    见宁熙眉头紧皱,太平问:要帮忙吗?。

    宁熙看了一眼官兵,摇摇头,如果在这里起冲突,会引起不小的争端,还是进城找宁昀卿解决问题。

    进城时,守城的官兵先是让宁熙过去,仔细看了看太平,又跟周边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拿出一张画像比对,太平就静静地站着随他们看,最终他们摇摇头,放太平进去。

    宁熙道:怎么样,我技术不错吧。

    太平手抓住了他的手,拉着他往前,道:是双巧手。

    过了尚城,在上京城外,同样遇到一群官兵在驱赶灾民,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体弱的老人一瘸一拐地走着。进城时又要接受检查,三个官兵盯着太平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最终放行了,太平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宁熙小声道:现在果然都在拿着成城的画像找你,看来有人已经猜到了是跟当年的二皇子事件有关,开始反击了,只不过不敢声张,都在暗中查探。

    太平不在意地道:一群饭桶,人在眼前又如何?

    宁熙道:知道冰霜公子有横扫千军万马的能力,但是避免无谓损耗功力对付这些小角色,太平哥哥你还是藏好了你的气势,乖乖当我的书童,不过我得提醒一下成城,让他养病期间小心点。

    太平挑眉道:你跟他还有联系?,被画得粗壮的眉毛往上一挑,竟然一种奇妙的喜感,宁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他都不认得我,我是跟阿七联系的,关心一下你弟弟嘛。

    太平挑起的眉毛还是没有放下,一直扬到了宁府。

    宁昀卿刚好下朝,眉头紧锁地进了大门,宁熙追上他,道:爹。

    宁昀卿回头看见宁熙,眉头舒展了一下,又换上了怒气,道:终于知道回来了,看了看后面信步而来的太平,虽然穿着最简陋的粗布衣服,脸上也作了伪装,但从自家儿子跟他的互动来看,宁昀卿一眼就认出来了,道:画成这样也敢出来跑。

    ☆、玉玺借来玩一玩

    宁熙有点吃惊地看着宁昀卿,道:爹,你竟然认出来了?。

    宁昀卿带着他们走入了大门,命令家丁关上,道:你和你三个姐姐都是我跟前长大的,我还不清楚。

    宁熙看着宁昀卿,道:爹,你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宁昀卿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他看了一眼太平道:但是若是熙儿有半点闪失,那我就指不定会知道什么了,然后径直去了书房。